乐居买房讯 购房者买房除了看地段、配套、户型之外,有不少“隐藏项”直接影响到居住舒适度,销售也会介绍说“楼间距超百米”、“这个客厅开间约4米”等等,听得云里雾里?别担心,小编特意整理了关于买房专业术语的相关解析,想知道的不妨往下看吧!
楼间距
楼间距是是指两栋相邻的建筑之间的外墙水平距离,分为前后间距和左右间距两种。
前后间距主要是满足采光、通风、景观等方面要求,左右间距主要满足消防、通风等方面要求。
楼间距的计算方法为:
1、前后间距:楼高与楼间距的比例是1:1.2,以一栋30层的楼来说,每层层高为3米,30层总高度为90米,按照比例它和前一栋30层高楼的楼间距应为108米。
2、左右间距:多层(4-6层及以下)与多层建筑间距为6米,多层与高层(12层以上)为9米,高层与高层之间为13米。
按照国家有关住房楼间距的规定,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
容积率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计容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的比率,即容积率=总计容建面除以用地面积。
举个例子,某项目用地面积为1万㎡,规划修建的总计容建筑面积为2万㎡,则该项目容积率为2000010000=2。总计容建筑面积是不算地下建筑、架空绿化。
对于刚需购房者而言,选择容积率在2.5-3左右的住宅较好,一方面能够拥有比较好的居住环境,舒适度不太差,另一方面同地段同配套的情况下,容积率在2.5-3左右的楼盘更有价格优势,性比价更高。
梯户比
梯户比是指住宅电梯数和每层楼住户的比例,即购房时常问的“几梯几户”。
预算充足的可选择低梯户比的住宅,如2梯2户或2梯3户,目前市场主流是2梯4户/5户/6户,适合预算有限的工薪阶层。
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具体到实际建筑具体有这些:建筑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公用厕所、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等。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供暖锅炉房,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是不计入公摊面积的。
销售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简单来说如果买了一套90㎡的住宅,套内面积为70㎡,那公摊面积则是90㎡-70㎡=20㎡。
得房率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之比,简单来说就是套内面积和销售面积之比。
举个例子,买了销售面积为90㎡的住宅,套内面积为70㎡,得房率则是70㎡➗90㎡=0.77,即得房率为77%。
多层住宅的得房率较高,一般在85-90%,小高层得房率在约80-85%,高层得房率一般在75-80%之间。
层高
层高是指住宅高度以“层”为单位计量,通常是指下层地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根根据《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米,这也是目前多数住宅的层高。
通常大平层等改善型项目会更注重居住舒适度,因此层高更高,一般为3-3.5米之间,但必须低于3.6米,不然不只是算单层面积。
至于复式产品层高须达到住宅的标准层高,但部分楼盘为追求赠送,将层高控制在4.8-5.4米之间,从而做到买一层送一层,虽然性价比较高,但二层层高较低,容易造成压抑感。
面宽、进深
面宽指的是房屋两墙之间的宽度,也有的说法为“开间”。进深是指房屋前墙和后墙的长度。
面宽大增加了采光面,室内更加明亮通透,符合现代人的居住需求,但是面宽并非越大越好,由于房屋室内面积是固定的,在放大面宽的同时会牺牲进深,因此需选择适合的进深与面宽。
在户型方正的情况下,面宽和进深存在黄金比例,为1:1.5,即客厅面宽4米的话,进深为6米最为舒适,在此基础上对各功能区间进行小幅度调整。
如卧室面宽在3.3-3.6米左右,进深在4.5-4.8米即可;客厅面宽在3.6-4.2米较为舒适,小户型则可将进深稍微放大,增加空间利用率,减少走廊面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