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的老房子、郊区没地铁的新盘、规划户数多的大社区等等,都被指认为不利购房选择,但实际上,这些观点建议,更多的都不是站在刚需自住的角度,而是偏资产配置。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懂,因此这些种类的房产也一样各有短长,根据实际调研以及对一些居住在这样大社区的人采访过后,我发现这类住宅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借此机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大体量社区的选筹攻略。
1.什么样的社区才算大社区?
首先给大家明确一下大社区的概念,主要是根据面积进行规模划分:
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下的社区,称为小社区;
建筑面积在10万-20万平方米,称为中等规模社区;
建筑面积在20万-30万平方米,称为大社区;
建筑面积在50万平方米以上,属于超大规模社区。
大社区通常有成千上万户规模的规划,也就是能容纳数以万计的人口规模,这种类型的社区因为用地面积较大,往往见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郊区。
现实中大社区的存在也比较普遍。比如实行“郊区大盘模式”的碧桂园,就喜欢通过操盘大社区项目,用产业化生产的方式,薄利多销的买房子。因此在很多碧桂园布局的城市都可以看到这种大型社区。
2.关于大社区的选筹逻辑
既然是普遍存在的房产类型,也就意味着很多人会有面临大盘选房的纠结。
虽然我们接收到的关于大盘的买房建议,多是趋于负面,特别是涉及房价,大型社区由于建设周期较长、流动人口多、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远等因素,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因此房价波动会比较大。
比如在二手市场中,大型社区的放盘量较多,房源之间为了尽快出售就会出现比价,也就导致议价空间加大,对比周边小区会非常明显,还有大型社区在整体的升值潜力上也比不过中小型社区,房价普涨阶段,大型社区可能还会迎来价格下跌。
但其实大社区也有着普通社区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价格便宜,特别是超级大盘的首期,因为建设周期长,早期购置的住宅和后期产品往往会形成不小的价差,早期住宅可以享受到配套资源逐步成熟带来的升值红利。
并且大盘项目的配套会更完善和宜居,大社区也更容易引进好的物业,一般大开发商的项目,会有自营物业进驻,这类物业一般也会有比较丰富的操盘经验去进行社区运营。
还有就是大开发商背书,一般只有实力强大的开发商才能拿到大地块进行大盘开发,在纷繁的房产市场上,小白跟着大开发商买房,比起买小开发商的房子还是更靠谱一点。
我一个同样做房地产行业的朋友,就住在深圳布吉的一个大社区,在她看来,小区的烟火气十足,底商琳琅满目,生活所需应有尽有,居住氛围很浓厚,是个非常宜居的大社区,并且她感觉整个区域都被这个大盘带活了,因为片区的配套很依赖他们社区的繁华的底商。
所以说大社区能买吗?
答案是能,对预算有限但又希望生活便利的刚需来说,这种社区性价比最高。不过在选择方面,还是需要注意,尽可能选择头部的房企,或是更具有大盘操盘经验的房企,比如碧桂园、保利、万科,物业方面也尽可能选择由品牌物业进驻的社区,这样的社区管理会更规范完善,比如在疫情或特殊情况时期,物业能及时反应做出防护,居住安全和舒适度会更高。
产品选择上,要注意配套、绿化、车位比等因素,大社区间的竞争因素无外乎谁的配套更齐全完善,比如在社区楼巴接驳方面,哪个社区的发车频率更密集,与生活出行的便利程度都是成正比的,还有大型社区的人口较多,在不断攀升的入住率面前,车位需求也会成为很大的问题,配比过少就可能出现文章开头故事里,需要每天抢车位的情况,建议优选车位比在1:1.5及以上的社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