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际体育赛事赶上了春节假期,除了全民关注讨论的热闹,赛场上又多了些戏剧化局面。
一边是大年初一输给越南,男足从“荣誉战”到“来年再战”。 一边是大年初二赢日本,大年初六逆转韩国,拿下亚洲杯。女足用两个逆转,告诉大家什么是真正的打脸。 男足的失利结合春节前几日A股的暴跌,网友们造出来了一个新词,“股足永弃” ,足以说明内心的无奈。 很多人不禁要问:中国男足究竟是怎么了?足球的日子今后依然能过得这么安逸吗? 答:房地产行业遇冷,足球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中国足球行业发展,占大头的推手往往是房地产砸钱的壕气。而如今,地主家的余粮也不多了。 01 足球背后的产业:房地产 实在没想到,房地产不景气,竟然连累了足球。这两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究竟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其实,房地产一直与足球深度捆绑。中超背后是满目的地产品牌: 从2010年恒大投资广州队开始,中国足球超级联赛16支队伍中有15支球队的控制方涉及房地产业务,其中10家企业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其余5家也涉及房地产。 这些地产包括如今我们熟知的万达、恒大、绿地等。中国足球联赛俨然是房地产足球联赛。 而前几日关于男足身材管理与待遇争议的问题,似乎也能得到解答。 中国一线球员的薪水是日本联赛球员的6倍,韩国的12倍。 这跟地产行业过去十年的疯狂发展有关系,热衷于撒钱的地产,算是其中一个重要推力。 靠钱砸出来的业绩向各个产业释放出巨大的吸引力,进军足球界的巨大回馈加大了中超的引援,于是费用大大上涨,球员收入飞涨。 但其实国足的水平没怎么提高,无非是靠外援创造出繁荣的泡沫。 那么问题来了,以中国足球经常亏损的状态来看,为什么地产商非要往足球上砸钱? 02 房地产为何热衷中国足球 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观众中庞大的潜在客户,以及大力度的品牌广告效应。 中国的球迷人群构成之广大,不管是公务员,还是公交司机,或者是工地的搬砖人,都可能是一个球迷,而他们,也都可能会有购房需求。 中超联赛的相关话题,全国应该有数十家电视台转播,数百家媒体报道。 对于开发商而言,通过足球宣传自己的品牌、获得曝光度,这些实实在在的收益,给幕后的企业也会带来更多的商机。 通过足球这个载体,实现企业的整体盈利,或许才是房地产公司介入足球真正的动机,足球是房地产企业最佳的广告载体。 但如今,中国足球的“靠山”进入了发展寒冬。 03 地产寒冬迎来“松绑”时机 2021年地产进入拐点,面对地产行业的密集调控,三条红线政策,许多房地产企业面临财务困难,债务违约,对足球这样的副业自然无法持续投入资金支持。 去年便传出某大足球学校裁员的消息,部分房地产球队也出现球员工资发放困难、外援出走的情况。 表现在市场端,根据中指研究院2月7日发布的数据,2022年开年首月,中国百城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均现微跌。 其中,呼和浩特新房价格环比平稳,二手房价格下跌0.3%。房价跌幅有所收窄,楼市处于企稳阶段。 从成交规模来看,市场整体仍较为低迷。在二手住宅方面的表现更明显些。 全国除杭州、北京二手房成交量有所企稳外,其它多数城市包括呼和浩特二手房成交量依然维持低位运行。 与中国足球行业深度捆绑的房地产时代或许正进入松绑时期。 近年来在国际赛场上,中国足球似乎没有起色,国脚们一边领着超高的薪水,一边被各路强队吊打。 足球的青黄不接,不得不说也与急功近利的行业规则有关。 如今伴随着房地产挤泡沫,中国足球也该开始挤掉泡沫,轻装上阵。
相关推荐